害怕社交埸合? 网上疗程助解心结

香港人生活节奏急促,大家会否只顾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工作或事务,而忽视了自己的心灵和情绪?

研究显示,高达28.7%的港人有不同形式及程度的社交恐惧i,然而对比外国至少达20%以上的求诊率iiiii,香港人的求诊率只有8.7%iv,相对偏低,大家或许因工作或生活忙碌,对社交恐惧置之不理。

社交焦虑症属于焦虑症的一种,其六大特征 为:

1. 在社交场合感到焦虑
2. 与人接触时怕被负面评价
3. 担心自己的说话及行为会出丑
4. 很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言行举止
5. 因焦虑而避开社交场合
6. 不敢向人表达意见
今年 29 岁的 Susan(化名),多年来一直受社交焦虑症困扰。 以往若因工作关系需要主动致电 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,她都会很害怕、犹疑很久都不能拨出号码。 此外,她亦很害怕在同事面 前公开演讲或作报告,往往需要提早很多天预先撰写讲辞及重复背诵至滚瓜烂熟。
然而,准备得愈多,Susan 愈容易紧张及胡思乱想;每次与人对话前后,她都会很害怕自己有否 说错话、或不懂得回应对方;她担忧自己会否出丑于人前、或同事会否看不起自己。
行为实验启发视野 「不是所有人也会留意自己」 偶然的机会下,Susan 于互联网看到,由香港中文大学及牛津大学合办、新生精神康复会协办的 「社交焦虑网上治疗临床试验」(Social Anxiety Internet Therapy)招募参加者。 细阅宣传 内容后,Susan 发现自己有不少疑似患上「社交焦虑症」的特征,又很好奇课程的内容,便报名参加。
课程为期约三个月,参加者一开始会面见临床心理学家一次,其后则需每周透过互联网及电话进行一次治疗。 在每周的治疗中,参加者需就一个与社交焦虑有关的主题阅读相关文章及影片,资产内容包括:不同特征的形成原因及过程、过来人的故事分享、如何以「认知行为治疗」 (Cognitive-Behavioral Therapy)方式改善情况等,并需完成相关功课,如回答自我测试问 题及进行行为实验等。 临床心理学家亦会向他们讲解文章及影片的信息重点,个别回应他们的独特处境及为他们度身订造行为实验。
透过多次治疗,Susan 觉察到自己会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,很可能是「自我意识过剩」,以为所 有人都很留意自己的一举一动,会向自己评头品足。 「以往我不敢独自在餐厅吃饭,因为其他人都有朋友相伴而我没有,我怕别人会觉得我很怪。 而在其中一课行为实验,我尝试自己一人到餐厅吃饭,再观察旁人的反应,我发现餐厅内根本没有人留意我是否一人用膳,更加没人在意我有否出错或做了甚么傻事。 」现在,Susan 明白到自己并非众人注意力的焦点,她不再害怕向陌生人打电话,更敢于主动和同事聊天。
i Lee, Ng, Kwok, & Tsang. (2009).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social fears in Hong Kong.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, 23(3), 327-332.
ii Wittchen, H., Stein, M., & Kessler, R. (1999). Social fears and social phobia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: Prevalence, risk factors and co-morbidity. Psychological Medicine, 29(2), 309-323.
iii Ruscio, A., Brown, T., Chiu, W., Sareen, J., Stein, M., & Kessler, R. (2008). Social fears and social phobia in the USA: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. Psychological Medicine, 38(1), 15-28.
iv Lee, S., Lee, M. T. Y., & Kwok, K. (2005). A community-based telephone survey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Hong Kong.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, 88, 183–18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