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減少症是一個跟老齡化有關的肌肉質量及強度退的退化疾病
「皮膚衰老」、「關節退化」、「器具衰退」等等的名詞,或許我們都比較熟悉。但「肌肉退化」,你又知道多少呢?就讓我們今天了解何謂肌肉退化,並以飲食及運動來預防或改善這個情況。
肌肉減少症是一個跟老齡化有關的肌肉質量及強度衰退的退化疾病,若患者缺乏運動、長期臥床、癌症、飲食中熱量和蛋白質攝取不足,或有營養吸收的問題等,也會較易患上此症。根據老年人肌肉減少症歐洲研究小組(EWGSOP)所訂立的診斷標準,肌肉減少症的臨床定義為肌肉質量逐漸減少,加上肌肉強度減弱或體能表現受影響而下降。EWGSOP將肌肉減少症,三者之分別顯示在以下的圖表中。患者可透過不同的測量方法作評估,如電腦斷層掃瞄(CT scan)、磁力共振(MRI)、雙能X光吸收收儀(DXA)、生物電阻分析(BIA)來測試肌肉質量: 以手握力測試肌肉力量: 以步速、握力、上樓梯、簡易體能狀況測試(SPPB)來評估體能表現。
|
肌肉質量 |
|
肌肉強度 |
|
體能表現 |
肌肉減少症初期 |
↓ |
|
|
|
|
肌肉減少症 |
↓ |
+ |
↓ |
or |
|
嚴重肌肉減少症 |
↓ |
+ |
↓ |
+ |
↓ |
肌肉減少症的成因 |
|
老齡化因素 |
|
生活習慣因素 |
活動方面:
飲食方面:
|
疾病因素 |
|
肌肉流失的迷思
骨骼肌肉是身體蛋白質的儲備之一,身體製造蛋白質的速度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減慢,同時蛋白質的分解亦會加快,因而造成不能避免的衰退現象 – 肌肉蛋白質流失。從40歲左右開始,骨骼肌肉的質量便會開始每年逐漸下降0.5至1.0%。當慢慢踏入更年期,體內的賀爾蒙會有轉變,包括一些會幫助合成蛋白質代謝的賀爾蒙,如生長激素、雄激素以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會下降,蛋白質的分解會比製造快,至60歲後肌肉流失的速率會更加快。有研究數據顯示,60歲和80歲或以上的老年人出現慢性肌肉會開始流失。可是下降的肌肉質量未必太明顯,可直至到出現短暫行動不便或跌倒此知患上此症。長遠的影響會減低肌肉強度和功能,增加跌倒的機會,容易造成骨折及死亡。要預防肌肉退化,建議從生活習慣開始。
鼓勵老年人多到戶外曬太陽大概15分鐘,便能吸收足夠的維他命D。
飲食方面
總熱量和蛋白質
足夠的營養能夠維持整體健康,亦可延緩老齡化的衰退。建議一般60歲或以上的老年人每日應攝取大約1400-1700的卡路里,當中包括每日3至5碗碳水化合物,如米飯、麵類、番薯、粟米等,及4至5兩肉類,包括蛋類和豆類。身體缺乏營養會影響新陳代謝和賀爾蒙平衡,兩者都會增加肌肉的流失。
營養不足是老年人較為常見的問題。對於這群老年人和一些較體弱的或胃口欠佳的患者,建議多以小食多餐的模式配搭高熱量的小食,來補充足夠的熱量。餐與餐之間亦可配搭高熱高蛋白質的小食,如花生醬多士、牛奶布丁、燉蛋或燉奶等。一般建議老年人每日需要進食4至5兩肉類和2份奶類食物,以補充足夠的蛋白質。素食者可從豆類或豆製品中攝取,如紅腰豆、黃豆、黑豆、豆乾,素雞、百頁等。老年人可能因為牙齒的問題影響咀嚼和進食,建議可揀選較稔身的肉類,如魚類、雞蛋、梅頭豬肉、豆腐等。
維他命D
老年人,特別是足下出戶的一群,多患有維他命D缺乏症,多項研究指出,缺乏維他命D會引致肌肉無力,容易引致跌倒。約50%的65歲或以上的老年人,都缺乏維他命D。建議老年人每天都可從有骨頭的小魚、沙甸魚、蛋黃、奶類食物及穀物早餐等,來攝取足夠維他命D。另外,亦鼓勵老年人多到戶外曬太陽,每日曬太陽大概15分鐘,便能吸收足夠的維他命D。
運動方面
要改善或預防肌肉減少症,當然不得做運動吧。每天建議做30分鐘運動,包括: 肌肉力量訓練運動 (又稱練力運動) 、伸展運動 (又稱拉筋運動) 和耐力運動、蛋化肌肉訓練平衡力,改善肌肉、關節及筋腱的柔韌度。以下圖表提供不同運動的例子,以作參考。
運動方面 |
例子 |
肌肉力量訓練運動 |
|
伸展運動 |
|
耐力運動 |
|
參考資料:
Cruz-Jentoft AJ. Baeyens JP. Baruer JM. Boirie Y. Cederhholm T. Landi F. Martin FC. Michel JP, Rolland Y, Schneider SM, Topinkova E. Vandewoude M & Zamboni M. (2010) 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ocpenia in Older People Saropenia: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: Report of the 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. Age Ageing 39(4); 412-423
Kim MK, Baek KH, Song KH, ll Kang M. Park CY & Oh KW. (2011) Vitamin D deficiency is associated with sarcopenia in order Koreans, regardless of obesity: the Fourth Korea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
Surveys (KNHANES IV) 2009.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96(10): 3250-6
Paddon-Jones D & Rasmussen BB. (2009) Dietary protein recommendation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arcopenia.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12(1): 86-90
Paddon-Jones D. short KR, Campbell WW. Volpi E & Wolfe RR. (2008) Role dietary protein in the sarcopenia of ageing. Am J Clin Nutr 87(5) 1562S-1566S
330 TIPS 資訊提供: 游頌輝博士 (健康/ 體適能專家-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營養研究中心)